E車間工會小組積極組織學習習總書記十九大講話精神,圍繞十九大精神,營造精益求精的敬業風尚。在公司工會及上級工會的領導下,在公司行政的大力支持下,把建家活動與公司的生產經營目標相結合,大力開展安全生產、職業衛生防護、合理化建議、創新改進和5S活動,小組成員積極參與,弘揚工匠精神,用自己的雙手促進企業發展。
切實做好班級管理,積極推進5S管理,原材料及附件、備料堆放整齊;對設備、物料、工器具等根據不同類別,設定不同顏色的定置帶,確定定置帶寬度,在車間相應的區域劃出定置位置,同時在定置位置做好設備、物料與工器具的標示,確保各設備、物料、工器具放置明確區域;對周轉箱、周轉盤等同設備一樣做好待清潔與已清潔等標識工作,確保投入使用的周轉箱、周圍轉盤等保持干凈;存放物料的容器標識清楚、沒有亂涂亂寫,所裝物品沒有溢出,確保使用物料的準確性;小推車、秤等無粉塵并定位擺放,器具保持清潔和良好有效狀態,統一標識。
積極做好班組的操作演練教育培訓,讓班組人員通過模擬事故現場,真實地了解發生事故時各種緊急狀況的發生;如液氮泄漏實操演練,學習了“液氮的低溫特性,人體接觸易引起凍傷;泄漏的氮氣易揮發性,導致人員發生缺氧窒息危險”;如忌水物料泄漏或燃燒,學習了準確使用合適的滅火器,而不是盲目地使用水進行搶救,控制與縮小事故的危害;各種演練進一步提高班組人員的消防救生應變能力,熟悉與準確使用如滅火器、消防水帶等現場消防設施,明確與了解消火栓按鈕的遠程控制系統,也更有利于檢查消防設施的功能完好性。

扎實做好班組的安全管理工作,接班后每位人員根據崗位與項目,對原輔材料、設備性能、運行狀況、工藝流程、生產環境進行對接確認工作;班組能對發生過的險兆和生產安全事故進行分析,對照作業活動清單,針對接班后的每個生產操作過程,投入生產的物料,辨識和分析安全風險,確認應急措施;如對生產過程分析,進一步確認項目投料過程中的氧氣殘留,加上若未進行氮氣置換或置換效果達不到要求,則會導致后續生產的較嚴重安全隱患,因此,建立了氧含量探測儀且檢測加復核的程序,進而確保投料的安全性,消除后續生產的隱患;做好防護設備的使用,個人防護勞保用品的佩戴,做到心中有數,有備無患;通過嚴謹的工作態度與細致周到的工作作風,該班組多年來從沒發生過安全事故。
鼓勵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技術創新改進,通過班前會等多種形式學習操作規程、嚴格工藝流程,引導員工提出創新方案和小改小革金點子。
生產過程中部分催化劑物料有易自燃特性,容易引發安全事故,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,該小組提出通過制作手套箱隔離裝置,在氮氣置換下可以將手套箱內氧含量濃度控制在0.5%以下,使用手套箱將易催化劑物料與空氣隔離,有效避免物料的干燥自燃,消除安全隱患,為催化劑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安全操作改進,提高了本質安全水平,該催化劑密閉隔絕空氣投料方案被公司采納,獲得公司的創新改進三等獎。
公司生產部考慮節約水資源,使用新型干泵替代傳統的水沖泵來實現公司真空系統,由于使用條件等原因,使用兩年后,所有干泵內壁腐蝕,間隙過大,不能確保生產對真空度的要求;該小組多名成員在生產部領導的倡導下,經與不同廠家的設備進行了解,反復溝通確認,對于間隙過大的干泵,確定采用噴涂特氟龍工藝,既做到防腐,又減小螺桿之間的間隙,提高真空度;對于卡死的干泵,通過學習了解進行拆解清潔、整理,重裝至正常使用;通過一系列的改進措施,使用原來準備報廢的干泵能重新正常使用,同時符合車間生產對真空度的要求。
勞動保護關系到每位員工的健康,小組成員在主管的帶領下,經常進行崗位勞動保護互查,對工作服的穿著、防毒防塵面具的佩戴、操作手套的選用等進行監督檢查。積極做好預防、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工作。
正壓式呼吸器是消防及搶險救護工作時必備的安全防護設備,其使用需要按照規范程序進行,才能夠保障消防搶險工作的安全性;正壓式呼吸器的佩戴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,但其佩戴有:檢查系統完整性、檢查氣瓶壓力、佩戴背帶并調節對合適的高度、插胸帶與腰帶、打開氣閥同時觀察確認壓力值、確認報警性能、開氣瓶、帶面罩同時調節至合適位置、拉頭帶與調節、檢查佩戴氣密性、連接供氣閥等多個步驟;為了確保每位員工都能在要求的時間內能準確佩戴好正壓式呼吸器,該班組多次進行示范佩戴、小組每個成員實操練習等培訓工作;在公司運動會的正壓式呼吸器佩戴活動中,通過佩戴規范性與佩戴時間的綜合評分結果,該小組成員獲得一等獎。
在工作之余,E車間工會小組的主管,積極組織本班成員與兄弟班組一起進行野外拓展,豐富班組員工業余生活。2018年6月,生產部E車間榮獲“南通市模范職工小家”榮譽。